四川省2011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(NCRE)报考简章
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(以下简称NCRE),是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的面向社会、以全体公民为对象的开放的非学历证书考试,是主要测试应试者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水平考试。现将我省2011年NCRE报考简章公布如下:
一、开考级别、科目及考试形式
级 别 |
科目 |
考试形式 |
一级 |
一级B、MS Office、WPS Office |
上机 |
二级 |
C、C++、Java、 Visual Basic、Visual FoxPro、Access、Delphi |
笔试、上机 |
三级 |
PC技术、信息管理技术、数据库技术、网络技术 |
笔试、上机 |
四级 |
网络工程师、数据库工程师、软件测试工程师 |
笔试 |
二、报考对象及条件
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,不论年龄、职业、民族和学历,均可根据自己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情况,直接选考本次开考级别中的任何一个级别(含笔试、上机)的考试。
三、NCRE成绩的使用
四川省NCRE证书替代自学考试相关课程一览表
取得非学历证书 |
免考自学考试课程 |
课程编码 |
折换分数 |
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(含一级B) |
公共基础课程:计算机应用基础 |
0018 |
75 |
公共基础课程: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|
0019 |
75 | |
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 |
公共基础课程:计算机应用基础 |
0018 |
85 |
公共基础课程: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|
0019 |
85 | |
公共基础课程: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|
0051 |
75 | |
公共基础课程: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验 |
0052 |
75 | |
电类专业课程:计算机应用技术 |
2316 |
75 | |
电类专业课程:计算机应用技术上机 |
2317 |
75 | |
全国计算机等级三级及以上级 |
公共基础课程:计算机应用基础 |
0018 |
95 |
公共基础课程: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|
0019 |
95 | |
公共基础课程: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|
0051 |
85 | |
公共基础课程: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验 |
0052 |
85 | |
电类专业课程:计算机应用技术 |
2316 |
85 | |
电类专业课程:计算机应用技术上机 |
2317 |
85 |
(一)报名时间:2011年上半年考试报名6月1日至7月15日,下半年考试报名11月15日至12月31日。
(二)报名地点:按教育部考试中心规定,全省均在各考点报名(考点分布见第六条)。考生可在当地就近选择考点报考。五、报名手续
(一)考生凭本人《身份证》(或军人、武警人员身份证件、户口本)报名。考生报名时须本人亲自到场,直接由考点给考生照相(相片将打印在合格证书上)及采集相关信息,不得由他人代替报名。
(二)考生报名时须当面核对考点打印的《考生报名登记表》,并在上面签字确认。确认以后的报名信息如有错误,所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。
(三)补考二、三级的考生须向考点提出申请保留单科合格成绩的,不提出申请保留单科合格成绩的考生,视为无保留成绩。
(四)考生报名时,要缴纳报名考试费,摄像费。根据省级物价部门核准,报考1级B、1级、2级、3级缴纳报名考试费80元,4级100元。
(五)报名结束后,已报名的考生不得退考和变更报考内容。
(六)考生须于开考前三天内到报名点领取《准考证》,并确认考试时间和考场。
六、考试
(一)考试时间
报名时间、地点
级别 |
笔试时间 |
上机时间 |
一级 |
(无笔试) |
90分钟 |
二级 |
90分钟(9:00-10:30) |
90分钟 |
三级 |
120分钟(9:00-11:00) |
60分钟 |
四级 |
120分钟(9:00-11:00) |
(无上机) |
2011年下半年考试时间9月17日至9月21日举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。
上机考试(含一级类)时间:一级上机考试从考试第一天上午9:00开始;其他级别上机考试从笔试的当天下午开始,连续考5天。考生分批参加上机考试,考试做答时间由上机考试软件自动控制。
(二) 成绩
考试成绩按等第划分,分为优秀(100—90分),良好(89—80分),及格(79—60分),不及格(59—0分)。笔试通知分数,上机通知等第,上机和笔试两门成绩等第不一致的,总成绩取低等第。
考生于考试结束两个月后(遇国家法定假日顺延)可上网查询成绩。查询方法:可以教育部考试中心网站上查询,也可以输入“www.sczk.gov.cn”网址即可查询。总成绩合格的考生,考试结束后三个月的一周内,可凭身份证和准考证到考点领取合格证书。本次考试有一科不及格的,其合格科成绩可保留至连续的下一次考试中有效。
(三)考试
考生须带齐《准考证》和《身份证》(或军人、武警人员身份证件、户口本)参加考试,两证不全者不得进入考场。考生必须严格遵守《考生守则》,不得以任何形式作弊,违者将按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严肃处理,并将处理情况通报考生所在单位。